您的位置:首頁 > 產品中心 > 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

產品中心
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
Mous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
Mous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傳代方法 | 首次傳代建議1:2傳代,1:2傳代是1個T25瓶傳2個T25瓶或2個6cm皿 |
種屬 | 小鼠 |
組織來源 | 主動脈 |
生長特性 | 貼壁生長 |
細胞形態(tài) | 內皮細胞樣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 |
質量檢測 | 血小板-內皮細胞粘附分子(PECAM-1/CD31)或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熒光染色為陽性,純度高于 90%,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體、細菌、酵母和真菌等 |
背景介紹 | 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采用胰蛋白酶-膠原酶聯(lián)合消化法結合差速貼壁法、并通過內皮細胞專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篩選制備而來,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分離自主動脈組織;主動脈是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主干。其運行路徑為:升主動脈起于左心室,至右側第2胸肋關節(jié)高度移行為主動脈弓,弓行向左后至第4胸椎體下緣移行為降主動脈;在第12胸椎體高度穿膈的主動脈裂孔移行為腹主動脈,以上為胸主動脈,至第4腰椎體下緣分為左、右髂總動脈;髂總動脈在骶髂關節(jié)高度分為髂內、外動脈。主動脈內皮細胞是覆蓋在主動脈內面的單層細胞,可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質而保持血管穩(wěn)態(tài),當其受到炎癥或其它因素刺激后穩(wěn)態(tài)被破壞而導致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因此,主動脈內皮細胞已成為研究心血管疾病發(fā)病機制及治療藥物不可缺少的工具。內皮細胞或血管內皮是一薄層的專門上皮細胞,由一層扁平細胞所組成。它形成血管的內壁,是血管管腔內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單層鱗狀上皮)的接口。內皮細胞是沿著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心臟直至最小的微血管。主動脈內皮細胞(aortic endothelial cells)組成了主動脈內壁,并持續(xù)受到血流剪切應力的影響。內皮細胞在切應力的作用下,分泌不同的內皮因子并進而影響血管收縮和生長。主動脈內皮細胞也調節(jié)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來控制和精確調節(jié)炎癥反應和組織纖維化。體外培養(yǎng)的原代主動脈內皮細胞可有效地幫助研究者研究內皮功能失調的機理,動脈粥樣化等疾病的發(fā)病機理以及發(fā)展新的治療方法。 |
產品規(guī)格 | 5×105cells/T25或1mL凍存管 |
培養(yǎng)基 | 小鼠主動脈內皮細胞完全培養(yǎng)基 |
培養(yǎng)條件 | 氣相:95%空氣+5%二氧化碳;溫度:37℃ |